基礎攝影後製教學 - 基礎色彩原理
簡單來說是因為人眼的錐狀細胞會剛好被紅色、綠色和藍色所刺激,透過大腦的解析後使我們感知到各種色彩,而由於這樣先天性的生理因素,後來有關色彩的應用與原理都以此為出發點。
有興趣的深入研究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相關資料,在此就直接進入跟攝影後製較有關的部分。
先來看一張十分重要的圖:
這張圖簡單描述了三原色光的混和性質:紅色與綠色混和產生黃色、綠色與藍色混和產生青色(Cyan)、藍色與紅色混和產生洋紅色(Magenta),三種色光混在一起則呈現白色。這套原理通常運用在螢幕或電視上,稱作加法混色。
有了初步的概念後,接著要提一下減法混色:
跟加法混色差不多,差別在於顏色混和到最後會變成黑色,這套系統廣泛地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繪畫與印刷中,有畫過水彩的朋友應該都有過把不同顏料相混的經驗,會發現越多種顏料混在一起後會越來越暗沉、混濁,這就屬於此原理的應用。
而在Lightroom跟Photoshop中,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依照減法混色來運作的,這樣也比較符合我們真實作畫時的情形,否則各種顏色越混越亮、越白是很違反生活經驗跟直覺的。
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藍色與黃色、紅色與青色、綠色與洋紅色是站在彼此的對立面,兩者間的關係在加法或減法混色當中又稱作互補色,從這邊開始就是跟後製有關的重要原理,可以的話請務必把它們的關係記熟。
現在讓我們單獨把互補色挑出來看,可以看到當綠色混入了些許的洋紅色後,便成了混濁的灰褐色:
這也是在後製時經常一不留意就會造成的結果。尤其是在Lightroom中使用分割色調,或是在Photoshop內直接用圖層來調色時,就會經常出現這樣的情形,因為是一整片顏色蓋在畫面上,當與互補色衝突時就會導致整張照片看起來灰灰髒髒的,如果沒有這個觀念,可能會下手越來越重,想要用顏色來蓋過一切,卻造成反效果。
在此直接示範上述情形的實例:
原本的照片整體都是偏綠色的元素,於是使用了分割色調添加洋紅色之後整個畫面變得混濁,部分的樹木與湖中的倒影也開始發灰。雖然每個人對於好看的定義不盡相同,但理解後就能知道如何避免或製造出這樣的畫面。
既然現在有了互補色的概念,那讓我們來思考一下,如果要讓藍天更藍,除了增加藍色的飽和度,還有什麼方式呢?
沒錯,就是減少藍色當中的黃色。
分別在藍色當中增加和減少黃色,大家可以觀察天空的變化:
(上圖的操作可以透過Photoshop中的選取顏色功能來實現。)
同理,想要讓楓葉更火紅,就可以降低紅色中的青色;想要讓草地更綠,就可以降低綠色中的洋紅色。
本篇就先了解顏色間彼此影響的關係,關於分割色調和選取顏色功能會在之後的章節介紹,有興趣也可以直接試著操作看看。
現在回頭看前面章節出現過的直方圖,就不難理解為何是用這樣的顏色表示方式了。
以上就是色彩原理在後製調色時的簡單應用,希望大家看完之後有所收穫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在下方幫我按五下 Like,我就會得到 LikeCoin 的贊助,感謝。
本教學文章由作者Jongraphy編寫於網誌AD ASTRA上,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,謝謝。
0 留言